儿童节,长不大的父母和早熟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0-03-11 浏览次数:128次
转自公众号: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作者:
谭露Lucia
对于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平时很忙的爸爸妈妈们纷纷挤出时间带娃。海淘玩具,抢购游乐场门票,网购孩子学校表演衣服,甚至要去 幼儿 园表演节目……
父母挖空心思帮孩子过节,但孩子们真的过好了吗?
学校开六一联欢会,孩子们排着队上台表演给家长们看,辛苦准备一个月,自己却一个节目没看着,到底是父母过节还是孩子过节呢?
家长带孩子去游乐场,孩子们这也想玩那也想要,家长就耐不住性子了,“又乱花钱了”“少吃垃圾食品” “还有作业没写,早点回去” ,嗯,老师布置的 《快乐的儿童节》主题日记还没有写…… 玩都不能尽兴。
原本应该是属于孩子最开心的日子,却有点说不出来的别扭。
孩子和父母高浓度地呆上一天,很多平日潜藏的问题立马浮出,不得不说,儿童节,简直是亲子关系的照妖镜。
让我们来看看最常见的三例,也许父母正在潜意识层面剥削或虐待着孩子。
1.
懂事——牺牲自己以满足父母潜意识需要
有个董事长爸爸和儿子就经常这样,在欢笑声中突然扯起了皮来。较起真儿来的爸爸,甚至比5岁儿子还不讲理。可笑的是,当儿子让着爸爸、顺从爸爸时,爸爸会称赞儿子“懂事”。你说,怎么这个董事长爸爸就那么不懂事呢?
懂事——即使不用大数据,我们也可以知道这个词绝对是六一当天的高频词汇。能与之抗衡的另一词肯定是——不懂事。
在精神分析的视角里,懂事和不懂事,是一回事。六一这天,很多家长发出感慨:我家孩子真是敏锐得可怕——他们或是极尽能事地讨父母欢心,或是总能在父母最干燥的内心位置点燃炮仗。
其实,出于依恋的本能,孩子会自然地牺牲自己以满足父母潜意识的需要,这是自然而然的生存策略。懂事,是为了适应不怎么冲突的父母;不懂事,是为了适应夫妻关系不好的环境,特别夫妻间攻击暗流涌动,孩子嗅到,就会表现出来,使得一方暴怒,一方暗爽(因为可以甩锅给对方或指责对方了)。
所以, 在家人之间的潜意识需要的关系网中,孩子可能才是这个家庭的父母。
这里就有两种情况。如果家长允许孩子是孩子。那么,家长以内心的“孩子”和孩子相处,其实能瞬间玩到一起,还会玩得很开心。当然,也会像孩子之间一样争斗不休——听谁的?谁对?谁错?然而,不会伤感情。
另外,如果家长成了“孩子”,孩子在潜意识满足关系中扮演“家长”了。然而,相比我们对孩子一次失误就指责和惩罚,孩子显得更加随和、大度,会给父母很多犯错的机会。我们遇见这么一个大度的客体出现时,就贪婪起来,一直要,不停地要,要到孩子想逃。细看一下,孩子们是否有回避、嫌弃“懂事”的微表情和小动作。
2.
比过度代偿更麻烦的创伤激活
家长通过不断给孩子好吃的好玩的,以代偿自己童年的缺憾,这种论调已经流传二三十年了。但是,在今天,它的解释力正在失去适用范围。因为,80、90后的家长,他们的童年已经相对富足了。
这种情况,家长还过度满足孩子, 我们要考虑另一个更麻烦的状况——创伤激活。如果家长在某个年龄存在创伤,当孩子长到那个年龄的时候,家长的创伤就可能被激活,就可能以失去理智的方式对待孩子。
一位母亲,喜欢给女儿买水杯和奶瓶,不论去哪里, 只要自己觉得可爱、好看就买,从 不考虑实用价值以及女儿是否需要。家里的餐边柜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杯、水壶、奶瓶40多个。儿童节,她又买了一个带吸管的奶瓶做礼物,她8岁的女儿看都不看,就丢在一边了。她才意识到,女儿已经不需要奶瓶了。
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可以解释为,她无意识地对自己童年进行匮乏性补偿。但是,这个例子中的母亲,造成她失去理智的缘由却是,幼年被过度喂食——就是大家常见的,追着喂、哄着喂甚至威胁着喂,直到小孩消化道受不了而呕吐。
一切在当时不能言说的,因而情绪无法被消解的,都可称为创伤。它会潜伏在那儿,等候借尸还魂的机会 。
比如,喂饭。只要这个创伤被激活,不论个体长大到什么年纪,都会对自己会吃饭这个事实产生莫名的怀疑。感受扩大,就波及自己的孩子。由于那感受无法言说,也就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就像上面提到的母亲狂买奶瓶。
我们在和孩子的关系里,会看到过去自己和父母关系的重影。
可孩子,眼里只能看见我们此刻的关系。
在这个单一的关系里,孩子给出回应,是非常温暖的。你的需要,即便是早年的,他也会硬撑着满足你。
因为对于他而言,这是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关系。他会用心呵护。
有人说,孩子是家长的老师。他教会我们成长,教会我们去承担,去爱,去信任。这个全新的客体,无条件地抱持,弥补了我们早年的匮乏与创伤。
孩子比家长还家长,在父母长大之前,他们舍不得让自己成长,更不敢远离。
3.
推孩子去竞争=对孩子的嫉妒
我女儿幼儿园的六一活动,不需要表演,也不需要请家长去作秀,而是准备好泳衣和水枪,让孩子们自己欢腾地打一上午水仗。我感觉还挺好。
可是有的家长会抱怨这个幼儿园的节日安排太敷衍:“幼儿园只是让大家随便玩,居然没有比赛、表演什么的。”
刚听到这样的言论,我没有在意。后来发现,很多同辈家长好像特别喜欢让孩子参加各种比赛。我就产生了好奇。
没有竞争就创造竞争,在很多家长的心里,竞争是无处不在的——跳舞站什么位置?同样的表演服装谁穿得最好看?今天谁最乖?谁收到别致的礼物……这样的较量明里暗里都在儿童节这天上演了。
为什么有的家长这么希望孩子参与竞争?几乎完全不顾及孩子的小心肝受不受得了。
因为家长们在传承一个自己的认知:美好的生活是努力换来的。很显然现在孩子不用努力就已经获得了比自己好太多的美好生活。曾经为此付出很多努力的家长们,在这个问题上,难免会让自己心生嫉妒。
嫉妒,就是创造竞争的发动机,让家长把孩子拉进了竞争的漩涡里。而竞争本身并不能满足嫉妒。嫉妒需要的是挫败。所以, 与其说家长在鼓励孩子去竞争,还不如说家长潜意识希望给孩子制造挫败。
当我们以过来人身份,安慰和鼓励孩子再接再厉时,也同步摆明了指导者的身份,当我们确认孩子“果然不如我行”或“和我一样糟糕”时,自己的嫉妒之心也得到了些抚慰。
潜意识里充满对自己孩子嫉妒的父母,永远不会在孩子面前卸下“优秀的面具”。
在六一这天,买的玩具,去的场所,进行的项目,孩子的表现都是“优秀家长的证明”。在这样的求证过程中,家长们自恋地认为如此优秀地自己,怎么可能安排得不尽人意呢?很少考虑孩子的感受,一厢情愿地安排。
但家长们忽略了一点,竞争并不适合每个孩子。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提出这样的思考:是否放弃以竞争为导向的教育?
不输,意味着避短;赢,意味着扬长。一个人被迫去竞争,他只能以不输为自己的动力。这是人性,没有办法。唯有在不争处,我们才能将自己所长发挥到极致。
4.
当生命出现时,不仅诞生了一个孩子,还诞生出了一对父母。孩子几岁,作为父母这个身份的年龄也就几岁。
作为家长,在我们的心里,有父母,也有孩子。我们其实摆荡在父母和孩子的双重角色里,不可避免。
当我们放弃了父母的位置,放任内心的小孩,忽略、任性甚至嫉妒时,孩子会去到我们应该在的位置,反过来配合我们的需要。
而当我们能在父母的位置上,抱持孩子的情感表达,不论喜怒还是哀惧。注意给与孩子恰到好处的爱,不多、不少、不远、不近,孩子才能回到自己的位置。
双重角色 既然不可避免,那我们就摆荡得适时、 顺畅、灵活一点。
唯此,孩子们才能毫无顾忌地享受滋养,然后长大离我们远去,成为他们自己的样子。
孩子成长的背影将成为更好的奖励,鼓舞我们滋养自己心中的小孩儿。
作者:谭露Lucia 第二季传播师计划学员,第三季传播师计划助教。电视节目主持人,父母培训课程《超级爸妈》创始人,《幼儿情绪卡片》作者,国家二级 心理咨询 师。
如果您出现 婚姻情感 、 亲子关系 问题或是心情不好、焦虑、睡不好、恐慌、强迫等明显的问题,抑或没有明显症状与不舒服,或只是有一些莫名的不适感,想进一步了解自己某些问题的潜在原因,表达您想接受 心理咨询 的意愿,以及您想通过心理咨询解决什么问题、困扰。拨通我们的预约电话,我们的前台助理会尽可能根据您的情况,帮您安排合适的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预约电话: 025-84584678
------ 南京乐鱼在线心理咨询中心 www.xr1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