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视角谈教育
发布时间:2024-03-15 浏览次数:8次
幼儿 教育中我们不提倡过早教授文字类知识,比方说字母O一旦教授给 孩子 ,孩子的思维可能反而被限制和束缚。
本来在 儿童 眼中,过去类似圆圈的形状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在象征层面可以代表太阳、轮胎甚至爸爸 妈妈 的笑脸等等等等,但这些都会因为儿童被教会了圆圈等于字母O而被影响,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在这部分就会被干扰或者破坏。从这个视角出发,我们不赞同当前小学生的学前班的教育理念。
比如还未上小学就学习拼音单词或所谓简单的加减乘除。拼音可能影响孩子对图形的体验,早期加减乘除的教育模式又可能使得孩子对空间丰富性的体验被削弱,会导致理解事物过于单一。
由此我们会看到幼儿的视角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质。比如有丰富的想象力,单一化的视角,或者说碎片化的视角,当然也还有其他比如非黑即白的分裂性视角。这些都反映出婴幼儿心理功能的心智水平,显然都是相对幼稚、浅薄、单一的。
事实上这是我们每个人幼年都会具备的状态,也可以说是人性的一部分,哪怕成年以后的个体内心深处,总会或多或少的留存这部分。只不过留存的多少以及幼儿心智的品质,会影响到我们和现实的 关系 。
如果这些想象力、创造性在个体内部被很好的容纳和发展,这可能会帮助当事人在生活和事业上都获得非常大的发展。但倘若这些幼年的想象力、创造性是被干扰甚至破坏的,比如只剩某部分残余,这就可能导致个体无法和现实建立一种整体性、丰富性、包容性的连接。呈现某种碎片化、单一性和拒绝性的状态。
我们可以从瞎子摸象的寓言故事来阐述这种情形。瞎子是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导致在看待和理解大象时,做不到整体性的来看。从而导致由于只摸到的是大象身体的各个不同部位时,就依次想象、推断就得出结论。把部分等同于整体。才会有大象像一把扇子、一根绳子或一座石柱等这样对现实的扭曲。
用这个寓言故事的涵义来放到每个人身上看,我们就会看到有些人由于心智发展的受限在看到局部、部分甚至一点,就会认为代表了事物的整体。如果局部是“好的”,那整体就是“好的”;倘若局部是“坏的”,那整体一定也是“坏的”。我们会忽略或否认事物中其它“好的”部分,从而导致我们对外界的看法往往陷入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甚至生死攸关的场景。
由此也帮助我们来理解 心理咨询 中的强迫症、焦虑症甚至 抑郁症 的一些内在本质。举例来说,强迫症可能因为沙发或床垫上有毛发没有清理干净而焦虑不已,似乎未清理的毛发破坏了整个空间。抑郁也可能是因为 自我 的某些不足导致对自己的整体否定和攻击。
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场景也比比皆是。当下对某矿泉水的图案想象成日本元素的无限放大,同样可以看做是这个心理机制在起作用,这些都和我们内心未能得到很好发展的幼稚心态、偏执、分裂的人格相关。
成人之所以相对孩子呈现成熟,这显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成长变化。还涉及心理层面的发展,但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周围有些人待人处事成熟老道,而有些人则显得无知浅薄。
倘若我们在心理层面不能获得成长,即使年龄长的再大,行为上也许就如同一个孩子,他无法整体、全面、客观的看待世界,更易陷入艰涩困苦的生活体验,会因为看到某一个局部的不好而放大成了全部,导致自己无法享受生活的美好,甚而至于自己的生活糟糕全部归结为外界的原因或完全相反。
这种心态显然需要借助心理 咨询 的帮助来获得改变和成长,最终获得自我与生命的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