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治疗的动力性理解与文化特色
发布时间:2022-10-22 浏览次数:51次
琪嘉教授今天晚上演讲的题目是: 家庭治疗的动力性理解与文化特色。 好,有请赵.....有请施琪嘉教授。
施琪嘉:谢谢孟教授的介绍。以前,我出去讲课的时候,常常有人把我和曾奇峰混在一起,所以经常有人介绍我叫曾奇峰。在 家庭 治疗这儿,孟老师就把我介绍为赵琪嘉。刚才这个口误,说明她心里想着赵教授。所以赵旭东教授对我的这个邀请, 实际上精神分析的很多这个分析师到后期都转变成家庭治疗 。所以在德国至少这个早期的家庭治疗师都 精神分析 的这个背景。
所以我今天要讲的这个家庭治疗是跟动力学的这个家庭治疗有 关系 ,我先从一个案说起,然后呢再引出我们可能如何从动力性的角度去理解一个家庭啊,去理解一个家庭结构,我们这个把这个屏幕摆第一个这个家谱图,这个有屏幕分享嘛,这个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屏幕分享,我来根据这个家谱来来讲一下这个案例,这个案例呢是我在10至少是12、13年前治疗的一个案例,所以这个案例时间已经很长了,这个他一直还在我的这个脑海之中。由于他的时时间已经很长了,所以这个有很多伦理的问题可以这个规避。当然我在这介绍案例的时候也会隐去啊些真实的这种材料。
(个案因伦理需要略去)
下面我们回到这个我今天要讲的 动力性 的这个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是这个样子,对吧?这个动力性的理解跟我们的治疗的过程有关系。那我们看到这个动力性的理解,第一个就是先介绍 费尔贝恩 这个人。这个我们说在精神分析里面的话呢,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基于 弗洛伊德 的 现实原则 进行工作,什么叫现实原则呢?就是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他产生心理的问题,是因为他没有处理好冲突。弗洛伊德他是一个笛卡尔学派的,笛卡尔,大家知道是两分论,任何事情都分两面,黑白啊正反啊。那弗洛伊德他也有 两分法 ,比如说爱和恨,性和力比多,生本能和死本能,同样的他也用二元来分冲突,冲突的一端就是我们要产生快乐,各种满足。冲突的另外一端的话呢,就是不能满足,延迟满足。这个 延迟满足导致冲突 。 如果你不能处理这个冲突,就产生症状,这叫冲突理论 ,这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
在弗洛伊德基本理论里面有两个,一个就叫做现实原则,就我们所有的成年人过马路看红灯,这个红灯停绿灯走,或者要遵守一些这个社会的一些公德,不要随意扔东西,这都叫做现实原则。所以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呢,是针对着现实原则去的。我们现代的这个精神分析,在后弗洛伊德时代,那么逐渐聚焦到 母婴的关系 ,就认为 母亲 在 孩子 很小的时候,跟孩子的互动形成了这种关系的模型,构建了他整个人生为人处事的模式,这个叫 依恋理论 。我们现在也叫 客体关系理论 。这个理论它的一个基础就是把弗洛伊德的现实原则改成了快乐原则。换句话说,我们在跟来访者做治疗的这个时候,实际上是治疗的什么?是治疗的这个关系。
因此在这个 后弗洛伊德时代 ,在英国就发展出三种学派。第一种学派认为小孩虽然他有这种关系,但是后面他还是需要教育。如果大家听一下李玫瑾教授的演讲的话,可能她是偏于这个流派,她认为孩子还是需要教育的。这就是弗洛伊德的小女儿 安娜弗洛伊德 。实际上安娜弗洛伊德她强调 自我心理学 ,她强调 自我 功能经过教育,在孩子年龄稍微大一点的时候,三五岁以后,她秉承了弗洛伊德的冲突理论,站在 现实原则 中,有些东西是需要教育的,甚至需要惩罚。那么第二个呢就是 完全 是 快乐原则 ,就是 克莱因学派 , 克莱因 就认为很小的这个婴儿太焦虑了,你就满足他就行了,那哭你就抱着她喂着他抱着他晃,反正是要满足他,这就是快乐原则,他高兴了以后他就饭量好啊,他不生病啊,他跟人有笑容啊,他喜欢玩啊是吧?这是快乐原则。
我们今天介绍的这个费尔贝恩,是称之为 中间学派 ,费尔贝恩受到克莱因的影响。其实它也有自我 心理学 的影子,因为弗洛伊德认为,一开始自我是不存在的,这个自我是后来在本我超我之间的斗争期间发展起来,费尔贝恩他认为自我一开始就有了。一个小小的婴儿,他出生的时候,自我他还没有萌芽,但是它不需要经过本我自我超我的活动,它自己就会像长牙一样长出来。所以这边也叫做 自我学派的鼻祖 ,但是总的来说它归于是一个中间学派。那我们来介绍一下他的理论,这个对我们今天这个案例有什么理解。他最重要的这个理论就是我们的自我,可能有两种 两大类型的自我 ,一种呢叫做这个能够适应我们现实的这个自我,给它一个名词叫做 中心自我 。另外一个呢就是还没有完全适应现实的自我呢就有两类自我,一类自我就叫做 挫折性的自我 ,另外一类呢就叫做 兴奋性的自我 。我们在内心中要形成自我的话,要有 父母 亲的陪伴。理想的情况,就是父母亲能够理解我们,能够陪伴我们,能够给我们一切我们所需要的。于是理想化的 客体 就是父母亲,造就了一个中心的自我,中心自我是成熟的这个自我,但是大部分父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做的这样那样的不好,比如说孩子想要什么东西,他就不给什么东西,“我要我要买这个”“没钱”,“我要买那个”“找你妈去”,“我要做这个”“不行”,所以这个这个孩子屡屡在他的这个父母亲那儿获得的都是拒绝,所以这个孩子的这一边就形成一个挫折性或者叫做拒绝性的一个自我,是因为他的父母亲经常给他挫折,所以 父母亲就是一个挫折性的客体 。这种情况在什么时候有呢?我们从这个年代来看的话呢,是在六七十年代,我们经济上不发达,政治上也比较紧张,所以父母亲也比较紧张,然后有很多东西的确是满足不了,所以可以说在六七十年代啊,60后70后他成长的过程中,他的内心中非常多的是一个挫折性的一个自我,因为他的父母亲没有办法。那你要再往父母亲往上推,他五六十年代四五十年代的父母亲,他来自于战争年代,解放前也是这个贫困或者是大部分是不稳定的,所以呢父母亲对孩子的照顾也是不够的,所以那个时候挫折性的这客体导致挫折性的自我比较多一些。我们用这个方式来理解,也许它有时代的特征。
然后再看上面,时代这个发生了这个变化,我们30年40年改革开放到90后以后,90年很多人下海,然后开始有钱了,然后父母亲呢,50后40后他可能到深圳到南方打工,逐渐的就开始有钱了,包括你到外面去打工,从农村到城市打工,他开始见到花花世界,他回来可以去满足他的孩子,而且他自己没有满足,自己在成长的过程没满足,所以他尽量想给孩子满足,所以这个时候呢就出现了兴奋性的客体。兴奋性客体的典型的表现,我们叫 秋裤终身 ,就是它的需求并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他自己内心缺的。所以他拼命的给孩子夹菜呀,给你吃东西呀,所以这个概念大家了解了,在于主体这一边它是一个中心自我才是健康的,其他的两种自我都是不成熟的表现,一个是兴奋性的自我,一个是挫折型的自我,它对应的是挫折性的客体,挫折性的父母亲,兴奋性的个体,兴奋性的父母亲。
(个案因伦理需要略去)
这种模式形成的家庭关系,我告诉大家还不一定不好?因为每一种模式它都有存在的这个道理,你比如说这个夫妻吵架吵一辈子,最后没有离婚。平时是五好家庭,从来不吵架的,这个夫妻到了六七十岁说离婚就离婚了,对吧?所以我们再回到这个模式来说, 无论是挫折性还是兴奋性,它都是不成熟的表现 。当它要 向中心自我靠近 的时候,它必然有代价。那么其中的一个代价就是 关系的破裂 。这是我们从这个例子来理解这个理论,也从这个理论来理解这个例子。
那么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个例子中的一些文化现象?因为时间的关系,划到我的第三部分,第一部分我是汇报这个案例,第二部分呢我是想(说) 动力性 ,用什么样的东西来理解家庭动力, 一个夫妻一个家庭 ,这是 费尔贝恩的理论 ,这个理论用来理解家庭,用来理解亲密关系,用来理解家庭动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下面我来讲我的第三点,就是在 中国的文化 这个方面,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去理解我临床上的家庭治疗啊。我要说的第一个呢就是第4张第5张幻灯片,第5张幻灯片呈现的是三个模式,第一个模式是两个相距很远的圆,这个中间有一个中线,这个我给大家说一个理论叫做 极性理论 啊,极性理论的话呢,它是格式塔心理学中的一个说法,在极性的一端,它出现的是一种状况,比如说爱,在另外一端呢就是另外一个状况,比如说恨。我们怎么样来理解在家庭治疗中的这两个极端呢?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有三种状态是吧?第一种状态呢是一个 融合的状态 ,一个大圆框的一个小圆,这是一个 母婴的状态 ,这是一个融合的状态。然后就是第二种状态,就是一个圆在一端,另外一个圆在另外一端,这个叫 极性状态 。我们在家庭治疗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名词,在精神分析中这个名词也有,叫做 分离个体化 。就是你要从你的家庭中分离出去,分化不够,在家庭治疗中叫做分化。分化的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看到,在这个点和圆的这一段中点的话,是我们中国所强调的中庸,不偏不倚,他就应该是在中点,离家里不要太近,也离家里不要太远。
这么多年的治疗,我跟大家讲一个经验,就是按照西方的理论和西方的文化,假如说左边的圆是一个融合的状态,右边的圆是一个我们叫做撤退的状态,就是一个家庭一家人住在一起,这显然是一个中国的一个状态,在左边的圆可以看到。那右边的圆代表着我们叫撤退的一个状态。撤退的意思就是什么呢?这个核心家庭很快在家庭周期中,在第三个周期中家庭有了青春期的孩子,然后家庭的这个孩子搬出了这个家庭,然后这个孩子结婚了,最后这个孩子生孩子了。从第三个周期在家庭周期,大家还记得吧,(总共)7个周期。第三个周期以后,这个核心家庭就从 原生家庭 分离出去,在西方这样一个分离的这个过程,这个是非常早就发生的,早到什么程度呢?早到18岁,法律上我可以不管你了。
但是在中国的文化模式之下,这个两端中点它是偏左边的,就偏家庭融合,所以我们为什么说丈母娘的刚性需求呢?就是有很多人他在这个结婚了恋爱以后,她还受到自己的娘家的这种影响,要不要房子啊?要不要彩礼啊?要不要坐在一起啊?或者说干脆生了孩子以后,干脆找个理由就把孩子带回娘家去了。因此在中国的家庭模式中有一种模式就是妻子带着孩子跟自己的娘家跟自己的 妈妈 住在一起,那丈夫有没有都无所谓,要不然就离婚了,要不然这个丈夫就一个人住。这个理由就是说你又不能照顾孩子,我跟婆婆搞不来。所以你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中, 融合的趋势远远要大于西方的分化的趋势 。但是这个就变成了我们家庭治疗中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在学家庭治疗中家庭的这个理论中,我们就给它一个定义,叫做 分化不够 ,你跟你的家人纠缠得太近了,我个人认为,这不一定。因为我们孩子从家庭的父母亲那得到特别大的支持。我们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说法叫做天伦之乐。这个有的老夫老妻说我坚决不带孩子,我自己忙了一辈子,要自己去诗和远方去,然后有很多退休了以后就开始他的退休之旅啊,买车啊去玩啊跳广场舞啊诸如此类。然后有很多说法就是说,唉呀父母亲带孩子也讨不得好,然后你带了老大的孩子,你带不带老二的孩子啊,你带了这个大宝,你也带了二宝啊,那么小孩子都是向父母亲索取,父母亲就好像一副特别受委屈的样子,的确也有。但是我告诉大家,最大的乐趣,中国人发现了。最大的乐趣来自于天伦之乐,就是一个人在老的病的情况下,他最大的问题就是 孤独 。所以在中国文化中这个不仅仅是一个孝顺,是一个硬性的一个决定,它这种融合的状态和西方的文化对比来说,它就是中国的文化。
因此,我们在讲西方的理论的时候,不要生搬硬套说你的家庭分化不够,你们的所有问题就应该是孩子和父母去分家,就应该分出去,然后就告诉父母亲孩子已经大了,你不要跟他做什么建议了,不要干预他。你们要去思考这个适不适用,符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还有你给他下了一个定义就是分化不够,是不是一个病?也许用我们中国的文化来说,我们认为西方分化太早和太大,我们看到这个西方的治疗师在老的时候生病的时候,他的这个女儿去看他,他已经感谢不尽了,他生了病以后,他在德国医疗保险全部都是报销的。他女儿带着孩子,他们如果有感情来看他,已经感激不尽了,然后看了以后就走了,那跟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是我的第一个领悟,就是不要轻易的用分化不够的这个东西来定义我们中国人的融合状态,因为我们中国的融合状态是一个最大的资源, 家庭资源 。这是我的第一个文化上的这个特点。
第二个,在这个案例中,它有什么融合呢?(个案因伦理需要略去)我讲的第二个文化呢就是 重男轻女的文化 。我们会觉得重男轻女的文化,可能造成了她的 创伤 ,因为这个家里缺个男的,然后这个家里因为缺男的,所以把她当做男的来养,但是她又不是个男的,所以又对他进行了惩罚,打。这个一般我们就认为这是文化,这是这个 封建糟粕 ,然后她在这个中受到很大的创伤。
有一个理论是来自于 荣格 的理论,荣格的这个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每一个人他的这个性格特征中,都同时有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他特别给了定义啊,就是女人身上的男性特征叫做阿尼姆斯,男人身上的女人特征叫阿尼马。我们中国人的这个特点是什么呢?我们中国人对男性而言的话,其实是喜欢那些带有某种阴柔特质的男性,比如说周恩来,比如说诸葛亮,比如说周瑜是吧?羽扇纶巾啊,谈笑之间灰飞烟灭,看得很潇洒。现在你看一些 电影 他要找个英俊,然后呢他要这个挂个威亚,然后吊在那飞来飞去的,要很潇洒,其实都是女人的这种特征,但是这种呢是大家喜欢的。反过来讲,如果你要觉得你不喜欢女汉子,那就是男性特征太强的这个女孩子,他有点这个倾向。但是如果一个女人有某种特殊的特质是独立的,特别 自信 的这种女性,也许大家并不反感。所以这个所以我在想的第二点就是能不能完全用这个文化的一个观点来看待,给她造成了创伤。因为正是因为她家庭的一些创伤,她变得特别的独立,果敢,坚决。那么这个东西我们跟他在治疗的时候是怎么样来谈?是以创伤的方式来来谈,还是以资源的方式来谈?所以文化中有一句话叫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人是不认同这句话,就是你管教的太严苛了以后,这个他对父母亲不好,在现实中不是这样的,在现实中的确有人打得一塌糊涂,但是最后他很孝顺他的这个父母亲,最后他也成才了。所以我们怎么样来理解这第二点,怎么来理解文化的方面在家庭治疗中的应用。
第三点我想讲的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我来讲讲我的 反移情 。(个案因伦理需要略去)我想当时我引起的这个反应叫做 道德内疚 。
这有另外一个名词,叫做 伦理内疚 。在道德内疚上,我们会更多的是产生 负性的反移情 ,(个案因伦理需要略去)。这是作为一个精神分析师,他有自己的这个反移情,但是我很快地知道这是属于一个道德内疚的情况,道德内疚就是有惩罚感,然后有非常多的一些羞耻感在里面。但是后来我意识到TA谈的这个事情,在我们的这个文化中,我们很可以进入到一个道德问题,你要不要脸啊,你丢不丢面子啊,这个就是道德内疚。但是有另外一个叫做伦理内疚,伦理类就是什么意思呢?(个案因伦理需要略去)
所以这个就跟我们现在的文化又有很大的冲突,因为我们现在文化是不允许小三,对吧?如果思考小三的问题是道德内疚,如果思考人性中的身体愉悦感和 孤独 感是伦理内疚。(个案因伦理需要略去)
所以我在这儿提的第三点啊,就是文化上面的这个东西,就是我们很容易陷入到一种道德内疚的这个范畴去进行工作。小三怎么样啊,道德怎么谴责啊,这样不好吧对吧。在性方面和在小三方面做的一个 选择 ,是对伦理内疚,我们说的这个伦理是大伦理,不伤害呀,自由呀,然后这个自己身心的这个健康呀,大伦理方面。大家可以去去查一下,我记得应该是尼采提出的概念,有伦理内疚和道德内疚这样的一个区分。
第四点,最后一个我要讲的就是跟文化相关的。我先说两个概念,这个我有一个德国老师叫安吉哈克,他曾经在上海连续的工作了这个四五年,回去以后他就写了一本书,就是精神分析在中国真的有用吗?那么在这个书里面他提到一个西方的看法,说我们中国人的交流的方式是一个高交流,他们西方人的交流的方式是一个低交流的方式。
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什么叫高交流什么叫低交流,比如说今天晚上你在路上见到一个人说这个今天晚上去吃饭吧,我们中国人的回答一般是怎么回答呢?你也没说“好”,你也不说,“算了,晚上有事不去”。你的回答是“到时候再说”。这个到时候再说就是一个 高交流 。然后对方他也心领神会,他也没有说“那一定要来啊”,然后他就走了对吧?那到到时候是不是一定要来的话呢?他可能还加一句,比如说快到饭点了,他打个电话,“还有谁来呀?”这句话这叫高交流,他并没有说我来不来,他说还有谁来?如果是有了有一个人来,是他早年的初恋,同学或者是某一个领导,他说那我来吧。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他说那我晚上也得说我不来,是吧?这就叫高交流,这是中国人交流的方式。西方人这个对于冲突交流的方式,常常就是我对你不满意,你这个事情我你要不给我搞清楚,我就跟你过不去,我就不签这个合同。这个 低交流 ,所以西方人自诩为他们的沟通方式,虽然这个低的意思不是说低水平,而是说叫做 直接交流 ,我就告诉你这这回事,你就像特朗普现在对中国一样,我就收你的关税,我就对你不满意,我就对你打压,对吧?这就叫低交流的方式。中国的话呢,我们小平同志的一句话,韬光养晦,是吧?这也就是这个高交流方式。但是反过来讲,虽然交流的文化的这个方面是这样,但是在案例中又不是这样。你比如说这个病人,她在案例中她是这样来,(个案因伦理需要略去)她说我睡不着觉。所以我们要了解中国的这个文化模式,就是他来的一个症状,我们现在叫心身医学,其实中国人是特别熟悉这个的,他说我头疼啊,啊我胃疼啊,我这儿不舒服,我那不舒服。你马上要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事,这就是我们搞 心理治疗 特别熟悉的这个套路。这个叫什么?这叫高交流。所以它的高交流的通道是什么?它的高交流通道是它的躯体,她有躯体跟你进行交流。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个一个家庭,了解动力,可能有这几个方面的文化是需要去关注。
转自 心理学 空间
作者:施琪嘉
本文只用于分享交流,传播心理知识,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原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请联系我们删除